1. 账号活跃度降低或弃用

  • Telegram以加密通讯和隐私保护著称,但若用户长期未登录,可能因转移至其他平台(如WhatsApp、Signal)或不再依赖即时通讯工具。例如,Meta旗下WhatsApp近期引入AI记忆功能提升用户体验,可能吸引部分用户迁移。
  • 俄罗斯封禁Meta系应用后,Telegram用户激增,但若当地政策变化或替代平台出现,也可能导致用户流失。
  • 2. 安全或法律风险规避

  • 多地警方提醒家长检查孩子手机中的加密软件(如Telegram),因其可能被用于犯罪活动(如帮信罪)。若用户担忧法律风险,可能主动停用。
  • 2024年Telegram修改隐私政策后,向美国提供的用户数据激增,部分用户可能因隐私顾虑减少使用。
  • 3. 平台稳定性问题

  • Telegram曾因服务器故障导致区域性宕机,若用户遭遇技术问题且未及时解决,可能误判为账号异常。相比之下,Twitter等平台频繁宕机也曾引发用户流失。
  • 4. 外部监管压力影响

  • 法国逮捕Telegram创始人杜罗夫,指控平台纵容犯罪内容,欧盟亦调查其用户数据真实性。此类事件可能削弱用户信任,导致长期不活跃。
  • 5. 商业或社交需求变化

  • 部分用户原为营销或社群运营使用Telegram(如“流量深耕”策略),若业务调整或效果不佳,可能转向其他工具。
  • 加密通讯的“灰色地带”属性使部分用户(如未成年人)被家长强制卸载,或主动避免涉足敏感场景。
  • 若需进一步排查,可结合账号最后活跃时间、设备登录记录及关联事件综合分析。长期未登录的账号可能被系统自动清理,但Telegram暂无公开明确的休眠政策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r-telegtam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